视频
游走
Golden-rumped Sengi Rhynchocyon chrysopygus Gedi Ruins, Watamu, Kenya, ca. 1971.
四种巨型象鼩既不攀岩也不打洞,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森林的地面上。
到了夜里,它们就会躲到用落叶做的巢穴里面。
在落叶里觅食
Golden-rumped Sengi Rhynchocyon chrysopygus Gedi Ruins, Watamu, Kenya, ca. 1971.
巨象鼩依赖于森林浓密的落叶堆,它们会长长的喙去翻找食物,在那里可以觅食到一些小的无脊椎动物。
捕食马陆(千足虫)
Golden-rumped Sengi Rhynchocyon chrysopygus Gedi Ruins, Watamu, Kenya, ca. 1971.
象鼩一般会像食蚁兽一用舌头进行舔食,对于体型较大的被捕食者,包括马陆,象鼩在吞食前会先将食物撕咬成碎片,场面较为惨烈。
善于游走
Golden-rumped Sengi Rhynchocyon chrysopygus Gedi Ruins, Watamu, Kenya, ca. 1971.
巨象鼩经常被认为是小型食蚁兽(鼻子)、小型羚羊(细长的四肢)和啮齿目动物(尾巴)的联合体,跟羚羊一样,它们能用非常快的速度穿越森林的地面。
极速奔跑
Golden-rumped Sengi Rhynchocyon chrysopygus Watamu Beach, Kenya, ca. 1971.
之前有的报告里曾错误的表明象鼩是双足跳跃前行,像小型袋鼠一样。
实际上,它们是用一种半圆跳跃的步法在奔跑,如高速摄像机镜头所拍摄的一系列慢动作视频所演示的一样,视频中的象鼩被用细绳给拴住了。
手里的灰脸象鼩
Golden-rumped Sengi Rhynchocyon chrysopygus Gedi Ruins, Watamu, Kenya, ca. 1971.
巨型象鼩 (灰脸象鼩) 有着一个很长很柔软的鼻子,但它们的鼻子并不像大象的鼻子那样能用来抓取东西。
象鼩的牙齿跟食草动物(例如蹄兔)非常相似,但跟食虫类动物(例如鼩鼱和刺猬)不同。
象鼩长长的犬牙一般只用来防御领地,在自卫的过程中象鼩并不会使用它们的尖牙去咬对方。
落叶层里的路径
Rufous Sengi Elephantulus rufescens Bushwhackers, Kibwezi, Kenya, 1974.
大部分象鼩在自己的巢穴附近进行活动的时候,它们都会走固定熟悉的路径。
如果路径的路面上覆盖了落叶或者长草,那它们的路径就变得非常明显。
因为象鼩依赖于这些固定的路径,以便能快速的躲避捕食者的追捕,所以路径的维护对它们来说至关重要。
手里的赤象鼩
Rufous Sengi Elephantulus rufescens Bushwhackers, Kibwezi, Kenya, 1974.
跟所有的象鼩一样,赤象鼩有这高度灵活的长鼻子,大眼睛和大耳朵,还有小嘴巴和可伸长的舌头。
四趾岩象鼩
Petrodromus tetradactylus Gedi Ruins, Watamu, Kenya, ca. 1971.
四趾岩象鼩是岩象鼩属里唯一的种类,它们广泛的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东部,岩象鼩和象鼩属的生物习性很相似,区别是岩象鼩的个体要更大而且经常居住在在密集的林地、灌木丛和森林里。
手心里的岩象鼩
Four-toed Sengi Petrodromus tetradactylus Gedi Ruins, Watamu, Kenya, ca. 1971.
大大的眼睛和耳朵,小嘴巴,向外延长的喙跟其他种类的象鼩很相似。
尾下的硬毛
Four-toed Sengi Petrodromus tetradactylus Gedi Ruins, Watamu, Kenya, ca. 1971.
象鼩尾部的硬毛被用来感应地面的震动。
每一根硬毛还对应一个汗腺,这意味着这些硬毛还用于在地面上散布特有气味。
一个来自北非北方开普省的岩石壁画,绘制了几种(查看照片)的小型哺乳动物,它们有着象鼩一样的头,最初被认为是幻想出来的复合动物,因为它们的尾巴上有明显的硬毛,
现在能确定的是这些壁画上画的应该是岩象鼩(查看照片),
这些是当前仅有且被发现的关于象鼩的岩石壁画,非常奇怪的是距离发现壁画方圆数百公里之内现在已经没有岩象鼩活动的踪迹了。